文章

从电芯、模组到PACK,RFID+IO-Link如何 “解码” 电池生产全链路透明化?

2025-09-02Pepperl+Fuchs

56阅
RFID追溯技术配合IO-Link数据采集,能够大幅提升电池的生产产能,广泛应用于物料追踪、库存管理、生产追溯等诸多环节。
1.应用挑战
       在当下能源转型的浪潮里,储能技术宛如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关键桥梁。电池模组PACK线的高效生产,对推动能源存储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池作为PACK技术的核心,从电芯到模组,再到最终完成PACK,整个过程涉及电池组、汇流排、软连接、保护板、外包装、输出组件等多个环节。RFID追溯技术配合IO-Link数据采集,能够大幅提升电池的生产产能,广泛应用于物料追踪、库存管理、生产追溯等诸多环节。

电池PACK过程图示

2.应用难点与目标

       电池PACK生产线,作为动力电池的总装线,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节奏快,需要采集的数据复杂多样。加之复杂的现场工作环境,如AGV小车、机器人、功率测试设备以及复杂的输送系统等,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电磁干扰环境。在此背景下,IO-Link 通过连接设备获取底层数据,还为设备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实现了基本的数据采集以及全阶段的数据追溯。

    如何在确保安全通信并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高效灵活地采集和传输现场设备数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亟需一款功能强大、防护等级高、体积小且易于安装,同时能在PLC系统下安全可靠运行的产品。


3.解决方案

    倍加福的IO-Link主站模块ICE11搭配模块G58 + 高频RFID IQT3,为电池Pack线提供了高效可靠、经济适用的数据采集及流程追溯一体化方案。

       在电池Pack线上,无论是电池托盘到位检测,还是读取托盘所在标签,都能轻松集成到自动化系统中。通过IO-Link接口,还能读取更多传感器的服务数据,对生产流程的诊断做到“心中有数”。

    ICE11主站模块功能强大,支持多协议,包括PROFINET、EtherNet/IP、MODBUS TCP、EtherCAT和CC-Link IE现场基本型。

    经济型数字量G58扩展模块,以其通用性强、配置灵活、高性价比的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同时ICE11-8IOL与高频RFID读写设备IQT3的配合,也为新能源电池生产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5.产品特性
       亮点

  • 主站模块端口支持IO-Link Class A Ch B DO,为Hub输出回路供电

  • IQT3读取距离可达300mm,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 读头四级功率可调,多标签识别

  • G58模块低成本、高性价比

责任编辑:杨培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