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全球PLM领域领导厂商Siemens PLM Software(以下简称西门子PLM)在武汉举行了主题为:“分享经验、共创成功”的2008 Siemens PLM Software大中华区用户年会。在会议期间,我专访了西门子PLM亚太区总裁陆瀚(Hans-Kurt Lübberstedt)先生。就西门子PLM的产品、技术、市场与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请陆瀚先生交流了他的看法,并请他对中国制造业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和PLM应用水平提出了建议。
黄培:作为西门子公司的一部分,西门子PLM能够将PLM技术与自动化技术集成,将数字化工程的解决方案与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集成。这是否是西门子PLM相对于竞争对手最大的独特之处?
Hans-Kurt: 是的。成为全球著名企业西门子公司的一部分,是我们与竞争对手最大的差异化之一,这使我们拥有了独特的发展机遇。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与管理是西门子公司的强项,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团队,因此我们能够给予客户纯粹的PLM软件公司不能提供的价值。因此,这是我们的独特竞争优势。
黄:西门子公司的竞争对手在选择PLM时,会不会因为西门子PLM属于西门子公司而不选择你们的PLM软件呢?
Hans-Kurt: 西门子对原UGS公司的并购在2007年2月完成。那时,我们对于西门子公司的竞争对手将做出什么反应也并不确定。然后,我们与一些既是我们的核心客户,又是西门子公司竞争对手的公司进行了深入讨论,例如通用电气、爱默生、罗克韦尔、ABB和阿尔斯通等。这些公司的积极态度给了我们深刻印象。他们认为我们的团队足够职业化,他们能够将与西门子竞争和合作的领域分开来。西门子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涉足众多业务,西门子的这些竞争对手也是如此。因此,此次并购对于这些公司与我们的合作,没有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黄:最近,关于中国制造业正在进入寒冬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请问您对亚洲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态势有何看法?
Hans-Kurt: 当今世界可谓四海一家。因此,我认为在全球经济危机面前,没有任何经济体能够独善其身。但是,我坚信,亚洲受影响的程度要小于欧美地区,这主要是因为亚洲已经拥有完备和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并且相对于西方国家仍然具有低成本优势。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除了巨大的出口之外,中国的国内市场相对于十年前已经增长了许多,因此,中国制造业和中国经济将更加稳定。因此,我认为亚洲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会下降,但是其影响要小于1997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黄:中国制造业正面临这越来越大的压力,有些企业将缩减IT投入。但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当在R&D技术方面进行投资,其中包括PLM技术。那么,您认为当前的经济不景气对于PLM软件行业会带来什么影响?
Hans-Kurt: 我们已经关注到的确有些公司正在缩减IT投资。问题在于那些方面的IT投资会被缩减。制造企业实施IT系统的一大动因是降低成本。ERP的确能够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尤其是管理、财务部门的效率,并且能够降低成本。但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比降低成本更为重要。PLM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开发更好的产品,提升创新能力,赢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因此,我们努力与客户沟通,希望他们更加关注创新,以便赢得比较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已经看到,一家大型的中国制造企业决定显著减少IT投资,但却决定继续实施PLM项目。因为该企业认为,PLM对于该公司保持竞争优势实在是非常重要。
我坚信,产品是企业的核心。因为若干年前,西方公司开始将生产制造外包给印度、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但是他们并没有将产品研发外包。产品是制造企业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那时,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认为生产制造比产品创新更为重要。七年前,中国大部分的轿车是合资企业生产的。而这些轿车仅仅是在中国制造而已。如今,这种状况已经大为改变了,中国已经有了很多自主品牌的轿车,例如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等。这些企业在中国设计他们的轿车。中国很多领先的制造企业,例如海尔,已经实现了国际化,他们需要提升创新能力,设计顶尖水平的产品。因此,中国正在从制造中心转变为产品创新中心,而PLM正是产品创新的引擎。
黄:在我看来,现在主流PLM厂商的策略有了很大差异。请您介绍一下西门子PLM的发展策略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Hans-Kurt: 我认为,产品生命周期与制造生命周期的集成是PLM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的PLM技术可以帮助客户减少设计错误,产品可以在制造出来之前,就进行测试。因此,PLM的客户能够降低成本,缩短上市周期,提供更好的产品。现在,我们能够将我们的解决方案延伸到制造生命周期。正确地设置生产线,将产品准确定位,按照正确的工艺流程生产,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以往,这个工作只能靠不断地试错,凭工人的经验完成。而现在,我们的技术可以帮助客户大大减少制造错误,因为我们能够对制造过程进行虚拟仿真。制造速度可以大大加快。产品生命周期与制造生命周期的集成为西门子PLM带来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因为,其他PLM软件厂商不可能同时拥有这两个领域的知识和解决方案。
西门子PLM另一个与竞争对手的显著差异在于我们奉行开放的原则。我们不会强迫客户所有的软件都用我们的。基于JT Open标准,我们能够将各种系统连接起来,因此,客户并不需要在整个从管理到制造的流程中所有的应用软件都用我们的产品。开放对于客户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客户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时。
黄:绿色制造对于中国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您认为西门子PLM能够发展怎样的作用,来帮助中国制造企业实现绿色制造?
Hans-Kurt: 我们理解这种趋势,并且已经有了相关的模块。其中包括在合规管理方面, Teamcenter有相关模块来帮助客户达到绿色制造的标准和法规要求。我们也能够用Tecnomatix来仿真制造流程,帮助电子行业的客户遵循欧盟的RoHS等法规. 这意味着其生产线是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毒物质。我们的PLM解决方案还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循环经济和再制造。制造企业可以利用Teamcenter中的BOM信息来了解那些材料可以被再次使用。
黄:西门子PLM在高端PLM市场十分成功,拥有很多巨大的客户,包括一些世界500企业。请您分析一下西门子PLM的中小企业策略。西门子PLM如何在中国中小企业市场成功发展?
Hans-Kurt: 中国的中小企业众多,因此中小企业PLM市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途径来支持中国的中小企业客户。这一方面因为很多中小企业成长迅速,很快会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的供应商,他们需要与OEM企业共享数据,实现无缝协同。我们的技术能够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提高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采用高效的方法,来通过渠道合作伙伴销售我们的中端PLM解决方案Velocity Series。该方案包括了完整的CAD/CAM/CAE/PDM功能,在性能上具有领先优势。
黄:西门子PLM最近发布了同步建模技术。您对该技术有何评价?该技术是否确实能够彻底改变三维设计的方法?
Hans-Kurt: 我认为同步建模技术有着巨大潜力,来彻底改变产品设计的方法,尤其是对产品进行设计修改时。当设计师修改和改进产品时,需要在现有的产品信息基础上来修改。同步建模技术在进行产品模型的修改方面拥有强大的功能,因为设计师能够非常灵活自如地修改三维模型。他们不需关心三维模型是如何构造的,也不需要关心造型次序,这与传统的参数化造型技术完全不同。现在,制造企业中的人员变化很快,因此,修改产品的设计师很有可能不是当初设计产品的工程师,因此,设计师常常需要修改别人设计的产品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同步建模举行要远远比参数化技术容易使用。
同步建模技术正在不断完善之中,其功能将会越来越强大。我们建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产品路线图,将在未来版本中不断改进同步建模的功能。例如,我们将添加一个叫做“High Definition 3D”的同步建模功能,设计师在对装配件的一个零件进行操作时,可以自动只显示与这个零件有装配关系的零件,自动修改相关零件。因此,修改模型就会非常有效、高效。设计师就可以专注于功能和设计工作,而不是思考如何遵循怎样的顺序,来进行建模。
黄:西门子PLM提供了很多CAE解决方案,但市场上还有不少非常专业的CAE厂商。相比而言,西门子PLM的CAE解决方案有那些特色呢?
Hans-Kurt: 我们提供了强大的虚拟仿真解决方案,与那些专业的CAE厂商处于同一个水平。而我们的仿真技术,与CAE专业厂商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可以更加方便地与CAD和PLM系统集成。我们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一个系统中,使用相同的几何模型来进行分析,可以方便地管理有限元网格、各种虚拟仿真的分析结果,以及虚拟仿真的流程。我们可以真正实现仿真驱动设计。
黄:西门子PLM是全球CAM市场的领导厂商。但是,西门子PLM涉足的领域很多,会不会不够重视CAM领域的发展呢?
Hans-Kurt: 西门子PLM非常重视CAM领域。我认为,任何市场上总会有些专业厂商。他们有些功能和特色比其他厂商要强。我们可以向这些专业厂商学习,将类似功能添加到我们的系统当中。客户需要做出选择,到底是用那些某些功能非常强大、深入,但集成起来很让人头疼的专业解决方案,还是跟随我们不断升级,并使用集成的解决方案,将整个流程集成起来。我们提供了先进的CAM解决方案,持续改进CAM软件的功能,因而我们的CAM解决方案能够始终保持主流地位,成为CAM市场的领导厂商。但我认为,CAM市场上也需要一些专业厂商。这种市场格局才是健康的。
黄:请您为中国制造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一些建议。
Hans-Kurt: 首先,我认为中国的顶尖制造企业已经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企业,例如,海尔已经成为全球家电行业的领导厂商之一。我认为中国制造业有巨大的发机会。第二,我认为中国制造企业需要从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创新为中心。中国制造企业应从仅仅制造产品转向创造产品,这方面已经有很好的榜样。中国制造企业应当在保持优秀的制造能力基础上,与提升创新能力结合起来。许多中国制造企业已经拥有良好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但他们需要我们来帮助他们向世界级的制造企业学习,不断改进研发流程,以便成为世界级的OEM厂商的供应商,或者成为某个领域的世界级制造企业。我们将致力于帮助中国制造企业发展成为世界级制造企业。
黄:中国制造企业在PLM应用方面还处于初期阶段。您认为中国中自傲企业应当如何提升他们的PLM应用水平?
Hans-Kurt: 确实如此。中国制造企业在PLM应用方面还落后与西方的企业,但是进步很快。中国制造企业在研发工具,例如CAD和CAE等软件上投资巨大,希望通过这些工具软件的应用迅速提高设计效率。一些制造企业已经开始改进他们的制造流程,并且实现设计流程与制造流程的集成。很多中国制造企业已经应用了PDM,希望通过建立准确的产品数据,来最终实现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因此,产品数据的创建是第一步,但是对产品数据,以及产品数据产生的流程进行管理更为重要。下一步,中国中制造企业应当向制造流程的管理进行延伸。而终极的目标是实现对整个产品周期的管理。
黄:许多应用软件提供商在中国市场发展很快,软件销售收入增长迅速,但是老客户的软件维护服务收入却仍然很低。西门子PLM有何策略,提供在中国市场的维护服务收入?
Hans-Kurt: 我们必须改进维护服务,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我们的重要工作,就是要让客户看到维护服务的价值。因此,我们建立了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领导的专业的维护服务团队。他们需要首先创造维护服务的价值,然后向客户展示这种价值,再说服客户来购买维护服务,并确保客户获得长期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拓展维护服务的策略。
后记:
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企业更需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生存与发展。Siemens PLM Software,作为已经深深融入中国市场的全球PLM领导厂商,为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平稳过冬”提供了“温暖的冬衣”。陆瀚先生用他精辟的语言,为Siemens PLM Software 为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应对危机,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我相信,Siemens PLM Software将会助力中国制造业应对经济不景气的巨大挑战,渡过难关,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