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望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家致力为电子产品企业提供从设计到制造的工艺设计规划NPI软件方案供应商,客户包括Intel、霍尼韦尔、伟创力、博世、华为、比亚迪、海康威视、上海贝尔等近3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产品已在20多个国家及地区销售应用验证。望友还与Altium、ViTrox、松下电器、富士等EDA和设备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目前中国电子行业应用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案的现状如何?望友科技又能为整个行业发展带来哪些价值?2016年6月,e-works主编黄培博士对上海望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丰收先生进行了专访。
电子行业亟需工艺设计方式变革
2005年,望友科技在上海正式成立,从最初发布帮助工程师加速贴片制程的SMT软件开始,逐渐扩展到智能测试(Test)、文档制作(Document)、可制造分析(DFM)、电路板快速查询(View)、新产品制造协同(NPI协同平台)等方面,历经四次软件架构升级,覆盖电子产品从设计到制造整个周期。

望友DFM可制造性分析软件
谈到为何会进入电子工艺设计软件这个领域,刘总指出:“我早期是从事于数字化制造工厂搭建业务,期间接触到很多世界领先的企业,它们非常重视通过工艺设计工具来改善工程师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在电子工艺设计方面的能力非常薄弱,甚至采用粗旷的手工方法来编制工艺文件。”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复杂,传统的手工方法难以保证产品可靠性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一颗小小的二极管极性安装错误,就可能导致整个产品失效。
直到现在,由电路板故障引发的产品召回和安全事故不胜枚举,2013年因电路板存在故障引发错误换挡指令,克莱斯勒召回逾47万辆汽车,因模块电路板发生异常,台湾高捷电联列车失去动力。2014年,亚航QZ8501空难,主因是导航模块电路板焊点破裂……
为了保证电子设计的正确性,企业又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来进行反复的校对和验证,造出实物发现缺陷后再重新修改,频繁的试样严重影响了产品上市周期,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成本。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望友科技成立之时,就定位于通过知识化、系统化的电子工艺软件解决方案来帮助电子行业提升工艺品质、保障产品可靠性,为工程师创造更科学高效的工艺流程环境,进而提高中国电子行业整体制造能力。
填补国内电子工艺设计市场空白
事实上,对于国内工业软件行业而言,望友科技所在的细分市场十分“独特”,目前公司在国内仍然没有绝对的竞争对手,某种程度上望友科技可谓填补了市场空白。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外领导厂商进入较早,长期主导着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电子工艺软件在国内企业中的普及应用程度之低。
作为国内电子工艺软件市场的先驱者,望友科技从成立伊始就面临重重挑战。首先是人才欠缺,虽然中国软件就业者很多,但同时精通软件和电子工艺、能开发出符合行业需求软件的很少。为此,望友科技从内部培养、储备人才,对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电子工艺知识和相关业务的系统性培训。
其次,公司成立之初就志在做出全球范围内有绝对竞争力的软件,而国外企业对知识产权问题非常敏感,难以接受没有自主专利的软件产品。长期以来,望友科技坚持完全自主研发软件,目前拥有20多项软件产品版权及多项发明专利,也得到众多国外客户的认可。
最后,对比国外,国内企业管理层对于为工艺工程师提供先进工具的重要性的认知度还不够深,领导更加关心能否按时完成任务,工程师的工作环境、设计效率、工艺质量则不太注重。因此,望友科技还肩负“教育”市场和用户的责任。

望友快速SMT程序离线制作软件
当被问到电子工艺设计软件在国内企业的渗透率时,刘总认为不到10%。但他坚信电子工艺设计是推动国内电子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智能性、互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会面对更加复杂的电子产品研发难题,工艺设计的重要性会逐渐体现出来。望友科技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企业提供先进实用的软件解决方案,来帮助企业提高能力,应对难题。
驱动从设计到制造的智能NPI加速
相较于纯机械类产品,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涉及更加复杂的电路、电磁、热、焊接等领域的问题,从设计阶段的散热设计、丝网印刷,到生产制造中的电路搭接、焊接、贴片、测试,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细微错误都有可能导致产品失效。
传统方式中,为了保证产品设计的可靠性,电子设计完成之后,设计人员需要与工艺人员开会、审板,然后利用制造人员的经验检查是否存在缺陷,接下来是调整设备、试生产、打样,继续开会讨论、优化设计、测试……
这样反复的流程严重制约着员工工作效率,拖慢产品的上市时间,而且频繁试产加大了产品开发成本。更为重要的是,难以积累传承宝贵的工艺经验知识,有效提高企业工艺能力。
来自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的研究表明,电子产品领域80%的缺陷可以在NPI(新产品导入)阶段发现并加以改善,而望友科技的电子工艺设计解决方案正是为了帮助企业在生产前进行仿真,发现设计和制造缺陷,并协助完成敏捷制造。
目前望友核心产品覆盖了电子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全系列NPI软件,包括面向前端PCB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和NPI工程师的可制造性设计分析软件DFM Expert,面向SMT制程工程师的快速贴片机编程软件SMT Expert,面向测试工程师的测试分析软件Test Expert,面向工业工程人员的智能生产作业指导书文档准备软件Document Expert,以及面向维修人员的快速查询等软件。

从设计到制造全系列NPI软件
谈到这些软件的价值,刘总指出:“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一种在设计前端解决产品潜在缺陷的研发理念,而非问题发生后再进行弥补。具体就是在虚拟环境下高效完成工艺设计,并能在付诸产品之前,验证工艺设计方案的可制造性、是否存在设计缺陷,同时改变传统低效的工作方式,降低工作繁杂程度,使得企业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最快的将其推向市场。”
十年磨一剑,迎接广阔市场机遇
虽然已经拥有覆盖从设计到制造的完整电子工艺设计产品线,但是互联网上却很难搜索出相关的产品推广文章,这并非望友科技不重视市场营销,而是成立以来,这个员工不到30人的“小”公司一直潜心专注于工艺设计产品技术的发展,同时坚持着人才培养、用户培训这些工作。
刘总坦言:“我觉得如果不是一个足够优秀、能拿到全球市场上去与国际厂商竞争的产品,就没有必要过早的进行大力推广。正因为如此,2015年之前,望友科技基本没有赚钱,一直依靠自有资金进行运作。”即便如此,望友也发展了利华科技、上海贝尔等这样一批早期就开始而且持续保持合作的忠实客户。

望友科技发展历程
在十年内、经历了四次软件架构升级后,2015年望友科技正式开启全面的市场推广,建立市场团队,加大市场活动密度,产品销售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2015年5月,博世(珠海)选用望友DFM Expert;8月,中科院选用望友Document Expert软件,2016年1月,华为机器、比亚迪选用望友SMT Expert软件,福建星网锐捷通讯全面导入望友NPI系列软件……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无论是推出法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软件正版化,还是发布智能制造试点实施方案,明确降低企业产品研制周期、成本和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等目标,都是望友科技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
而从产品本身发展来看,经过纯机械产品、机电一体化、到智能化的变革,产品中包含越来越多的电子元器件、并且配合嵌入式软件来驱动产品实现智能互联是大势所趋,这催生了更旺盛的电子产品工艺设计需求。
对于未来的市场发展,刘总认为:“电子工艺设计市场的爆点即将到来,理论上讲,中国电子制造业100万工程师,每个人都应该用到工艺设计软件。随着中国企业对工艺设计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我们面临着广阔的市场机遇。”
后记
近期,望友科技在海外的设立了渠道销售和第三方合作负责人,欧洲和北美办事处也正在筹划建立。除了与Altium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之外,与业内另一家国际领先厂商Cadence的合作也正在接洽中。一系列的发展举措表明,历经十年潜心产品研发之后,望友科技正在积极迎接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市场“爆点”,那么这一家完全产权独立的自主厂商能否改写电子工艺设计的市场格局,改变中国电子制造业工艺设计方式,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海望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丰收先生与黄培博士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