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由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e-works数字化企业网、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智能制造(武汉)论坛”在武汉盛大开幕。
第十一届国际智能制造(武汉)论坛现场盛况
作为智能制造领域规模与影响力兼具的专业盛会,本次论坛以“智联工业,数转未来”为主题,围绕智能制造前沿趋势、领先技术、应用热点、典型案例和实施策略展开,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智能制造知识盛宴。论坛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智能制造专家、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代表等1000余名嘉宾的热情参与。
中国科学院丁汉院士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朱志斌、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董爱军、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总经理彭芳瑜、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梅顺齐、孝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卢俊、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装备与船舶海洋工程处处长吴兵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还有其他来自襄阳、宜昌、十堰等地市州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也莅临了本届论坛。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朱志斌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地位。对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湖北省高度重视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大投入,全力推动工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不断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本次论坛的召开,必将有力推动我省智能制造学科创新和产业实践向更高水平迈进。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朱志斌
在开场演讲中,
中国科学院丁汉院士发表了主题为“机器人未来技术展望”的精彩演讲。丁汉院士围绕机器人、具身智能灵巧手、机器人化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等技术展开了深入剖析。他指出,智能制造的核心目标是走向人机共融。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引领新一代技术变革浪潮,而机械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是人形机器人迈向通用化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未来灵巧手将聚焦利用AI算法克服复杂非结构化环境、提升操作的协同与泛化能力,从而推动机器人技术向更高层次迈进。同时,他强调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制造的新范式。
蔚来汽车智能制造总监王琪栋分享了蔚来汽车的智能制造实践。王琪栋剖析了蔚来汽车的智能制造成熟度发展路线图、AI应用实践,并重点介绍了其三大数智化解决方案。他表示,蔚来汽车在智能制造方面深度融合AI技术,并通过全链路的数据驱动、全流程的活动闭环,重构业务价值逻辑。同时,汇聚行业资源共建生态合作伙伴,推动数智化技术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实现与落地。
另外,三菱电机、利驰软件、腾讯会议、硕磐智能、金蝶软件等多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代表也带来了精彩的演讲,分享了各自独具特色的解决方案以及在制造企业的具体应用情况,并针对制造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解决之道。
在上午主题论坛的最后环节,还进行了高峰对话,演讲嘉宾们围绕着“当前,制造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制造企业应如何制定智能制造推进策略?”、“如何看待AI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价值?制造企业在开展AI应用时应秉持怎样的战略考量,从而避免“为AI而 AI” ?”等问题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圆桌讨论
为了让参会嘉宾更直观地了解各厂商的解决方案,本次大会在会场外还设立了厂商展台,为企业和厂商之间架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参会嘉宾可以通过与厂商的面对面交流与互动,了解前沿产品技术、行业领先解决方案与应用实践,为企业今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借鉴与参考。
厂商展区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在11日下午,将同时举办“智能工厂与数字孪生应用”、“数字化转型与工业软件应用”两场技术分论坛,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梅顺齐将分享纺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实践,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 CEO黄培博士将剖析智能制造实施与推进策略,来自制造企业和智能制造厂商的代表将带来各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战经验和领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在12日,将举办“智能制造推进策略”主题论坛,
中国工程院李培根院士将解读智能制造的若干趋势,并将举行智能制造云栈发布仪式。下午,还将举办通用机械/装备/机电制造行业、电子/电器/电气/通信制造行业、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制造行业三个行业沙龙。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