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
2023年7月18日上午,e-works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智能工厂考察团来到考察的首站——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联想集团全球制造战略及数字化转型负责人王晓岚等人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图1 考察团在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合影
在展厅参观中,考察团了解到联想集团的创新产品、南方智能制造基地的智能制造战略及解决方案。据介绍,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于2023年5月初规模投产。基地生产超过50个品类、近10万种配置的产品,除笔记本、台式机、个人工作站、服务器、高性能超级计算机集群、显示器等产品外,该基地还将承载孵化、生产各类智能产品的职能,如智能化模组、智能终端、智能穿戴设备等。

图2 考察团参观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展厅

图3 联想集团创新展品展示
走进南方智能制造基地笔记本生产车间,一台台机器设备正在高效运转。南方智能制造基地的笔记本产线是联想集团的标杆产线,自动化率达到60%,其中包含2条高自动化线以及4条柔性生产线。每条产线都应用了自动化设备,例如应用自动锁螺丝实现视觉定位、扭力反馈;自动装电池设备完成拟人操作、斜插装配。此外,笔记本生产车间还应用了智能测试监控平台,进行端口功能测试、显示测试,是业界首创无人化自动测试系统;应用智能仓储系统完成产品自动上下架;应用智能包装系统实现自动套袋折袋、自动贴标,有效提升精确度,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
座谈交流环节,联想集团全球制造战略及数字化转型负责人王晓岚对联想的智能制造战略作了精彩解读。她指出,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作为联想全球智造的“母本工厂”,也是集团先进制造能力标杆工厂。之所以称之为“母本工厂”,因为其是联想集团新业务的“实验田”。南方智能制造基地汲取了集团智造领域30多年的经验,储备了丰富的专业人才资源,包括供应链各职能领域专家、一线技术工人,目前超过30%为高技能工。此外,南方基地还以打造低碳绿色智慧园区为宗旨,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自动化采集园区产线水、电、气等能耗数据,温湿度、排放等环境数据,帮助园区基于透明可视的数据进一步做动态分析和决策。

图4 考察团在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座谈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率先将先进技术投入使用,不断优化升级,形成标准化运作方式而后对外输出,为匈牙利工厂、墨西哥工厂、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提供技术、管理、人才、经验等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联想集团将技术、流程等方面优秀实践经验总结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先进方案,为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贡献联想智慧,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生产场地及全链条支持。最后,考察团成员就企业智能制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联想的全球供应链如何支撑各地的生产基地、信息系统集成等与联想集团全球制造战略及数字化转型负责人王晓岚进行了深入探讨。团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第二站:工业富联深圳灯塔工厂
2023年7月18日下午,e-works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智能工厂考察团来到考察的第二站——工业富联深圳灯塔工厂。考察团一行实地参观了深圳灯塔工厂及准时达自动化立体仓展厅,同时与工业富联科技服务事业群华南总经理李俊浩围绕工业富联灯塔工厂及其数字化转型路径展开研讨。

图1 考察团在工业富联合影
工业富联是由富士康体系的通信网路设备、云计算、超精密机构件和工业机器人四大业务拆分重组而成,因此继承了富士康纯熟的精密制造能力与技术,为集团在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领域重要的战略布局。工业富联成功打造六座世界级灯塔工厂,凭借着丰富的灯塔工厂建设实践经验,近年来在集团内大力推动“灯塔工厂”集群建设。此外,其在大陆地区已经完成30余座内部“灯塔工厂”改造,分别位于成都、郑州、武汉、深圳、烟台、廊坊等不同厂区,涵盖模具生产、CNC加工、表面贴装、系统组装等重点场域。
工业富联深圳(龙华)灯塔工厂为全球首批16家制造业灯塔工厂之一,主要生产智能手机组件、精密刀具、电视棒等。本次考察团参观的是电视棒生产线,车间内没有开灯,流水线空无一人,只见众多机床、机器人、自动传输带、AGV小车等自动化设备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下线,而屏幕右下角清晰显示着设备状态、生产进度、质量情况等实时信息。据介绍,改造前这座工厂正常运作需工人318人,改造后工人数量已降低至28人,但工厂生产效率提高了30%,库存周期降低了15%。如今工厂已采用全自动化制造流程,配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型设备自动优化系统、智能自我维护系统和智能生产实时状态监控系统,可实现从采购、物料准备、物料统计、叫料到生产、包装、良率、库存、出货速度等端到端、全产业链的自动化控制,工厂可以更好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同时保证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同时该工厂依托自主研发的Fii 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大量的自主装备与智能软件,打造了跨边缘层、IaaS层、PaaS层和SaaS层的应用体系,连通设备层、车间层、企业层、供应链,智能辅助生产者、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而以物联网平台数据采集为基础,以智能数据平台、智能制造平台、影像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推动了客户关系管理、供货商管理、质量管理等业务的高效运行。

图2 考察团在工业富联深圳灯塔工厂座谈交流
随后,考察团来到准时达自动化立体仓展厅,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介绍,认识准时达“C2M2C”端到端全程供应链科技服务体系,了解准时达智慧供应链服务、智慧物流建设等方面的成果,感受智慧物流自动化作业全流程。

图3 考察团参观准时达自动化立体仓展厅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考察团系统了解了工业富联的数字化转型故事及灯塔工厂建设经验。未来,工业富联将持续在全国上百个场域落地实践已沉淀的“灯塔工厂”经验和模式,还将打通上下游,打造全物流、全信息流的信息链,形成端到端的“灯塔工厂”。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行业趋势,工业富联科技服务事业群华南总经理李俊浩强调了公司对于绿色发展的承诺,他表示:“工业富联将持续致力于绿色发展,将智能制造与减排降碳结合,践行绿色制造。”
第三站: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7月19日上午,e-works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智能工厂考察团来到考察的第三站——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科学城基地(以下简称“兴森科技”)。兴森科技市场部产品总监陈慧聪等人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图1 考察团在兴森科技合影
走进展厅,考察团领略了兴森科技的主要产品,并在兴森科技市场部产品总监陈慧聪的详细介绍下,了解兴森的数字化转型探索路径。兴森科技成立于1993年,为深交所上市企业,现已发展为PCB样板、快件和小批量领域的领军企业,并在半导体ATE测试板、封装基板细分领域成为国内头部厂商之一。据介绍,兴森科技一直在助力国家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其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采用业内高新技术,可以应对包含CSP、fc-CSP、SIP、PBGA Coreless等各种类型产品,业务范围涵盖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
面对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兴森科技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的目的是以数据驱动业务价值落地,实现效率与良率的提升。为此,兴森科技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数据为驱动,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进行软硬结合的数字化改造。目前,兴森科技转型升级的效果已然显现,已初步实现设备自动化、物流智能化、生产透明化、管理移动化、智能决策化。

图2 考察团参观兴森科技展厅
交流讨论环节,兴森科技数字化项目组项目经理林小斌对兴森科技的交付柔性管理作了精彩分享,进一步阐释了兴森科技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策略。他指出,兴森科技快速交付的核心能力来源于积极推进各领域数字化的探索与落地。
在设计数字化方面,兴森科技以大数据构建能力模型库、叠层阻抗模型库、参数配方库、DFM规则库、BOM工时库、标准设计库、结构参数库、工艺流程模型库、工艺资源库等九大知识库,与客户实现工具共享,协同设计、效率共赢,实现无人值守式的工程全面自动化。在制造数字化方面,兴森科技打通设计端到制造端,实现人、机、物之间的互联互通、自主协同、高效运转,为客户带来生产透明、品质可控的生产管控模式。质量管控方面,兴森科技结合数字化系统实时监督保障CP管控项目的切实落地,并定期对数据进行评价分析,支撑设计数字化知识库的持续迭代更新。与此同时,供应链数字化正在探索通过业务模式改善、业务流程重构、组织职责优化等,打通流程断点,提升内部运作效率,实现面向客户的及时齐套交付,提升客户满意。

图3 考察团在兴森科技交流学习
未来,兴森科技将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将持续探索,通过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三位一体运作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持续赋能业务价值落地,致力成为全球先进电子电路方案数字制造领军者。
第四站: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7月19日下午,e-works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智能工厂考察团来到考察的第四站——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松科技”)。在瑞松科技总裁助理、市场营销总监张东升的陪同下,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数字研发工程中心与汽车装备生产车间,并与飞数工业软件技术总监赵飞就数字化转型与焊接技术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图1 考察团在瑞松科技合影
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的企业,瑞松科技的客户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是国内最具规模的汽车装备技术研发生产商。目前,瑞松科技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智能焊接、智能装配、激光技术等多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成果。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瑞松科技数字研发工程中心的显眼处,一块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底板的样板受到考察团的热烈讨论。据介绍,这块底板是由瑞松科技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接系统焊接而成。该装备能解决焊接过程中的裂纹和气孔问题,无飞边、无火花飞溅,且减少了原有的打磨和清理工序。目前,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制造,瑞松科技积累了大量先进的智能技术,包括为汽车动力电池、铝制车身、轻量化设计提供技术保障的搅拌摩擦焊、钉铆接spr、fds热熔直钻等特殊国际先进连接工艺技术,机器人离线编程、虚拟调试等数字孪生模拟仿真技术、实现数字透明生产工艺的全线扫描技术,以及整车数字信息化平台、AI品控系统、深度互动定制等全新技术。

图2 考察团参观瑞松科技数字研发工程中心
进入瑞松科技汽车装备生产车间,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及高端装备随处可见,瑞松科技长期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其中智能焊接机器人集成技术就是“代表作”之一。据了解,该技术实现了对焊接工艺的智能化控制,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稳定性和工艺可靠性并节约成本。“以乘用车制造为例,将冲压件焊成一台完整的白车身,需要完成数千个焊接点,在瑞松科技机器人柔性智能化的加持下,不到60秒的时间内就能完成。”瑞松科技总裁助理、市场营销总监张东升为考察团介绍到。如今,瑞松科技在智能焊接机器人集成系统这个细分领域跃居全国第一梯队,在汽车白车身机器人智能焊装生产线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交流讨论环节中,考察团成员也与飞数工业软件技术总监赵飞就焊接工艺仿真、焊装产线调试周期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团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图3 考察团在瑞松科技交流学习
作为中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的有力推动者,瑞松科技坚持以技术引领企业发展。未来,瑞松科技将坚持走自主研发路线,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领域起到引领作用,致力成为中国智造的“灯塔”企业。
第五站: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7月20日上午,e-works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智能工厂考察团来到考察的第五站——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娜丽莎”)。考察团一行参观了蒙娜丽莎特高板数智化示范生产车间、数控中心及文艺复兴展馆,解锁蒙娜丽莎智能制造背后的“奥秘”。

图1 考察团在蒙娜丽莎合影
蒙娜丽莎是一家集研发、专业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大型陶瓷企业,2007年,蒙娜丽莎率先建成国内首条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薄板生产线,历经15年的发展,其已成为全球产销量最大的陶瓷板材生产企业之一,四大现代化智能生产基地以及9条岩板生产线均具备足够强的交付能力和标准。
蒙娜丽莎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融于一体,打造行业智能制造标杆——特高板数字化示范车间。从岩板的压制到成型,此车间里配备意大利萨克米连续辊压机、智能化釉线设备、超大规格岩板喷墨机等陶瓷岩板智能制造设备,以及多层干燥窑、智能储坯系统、移动搬运机器人、AGV叉车等节能高效智能设备。车间里的三条生产线数控装备占有率超过90%,自动化覆盖率高达90%。

图2 考察团参观蒙娜丽莎特高板数字化示范车间

图3 考察团参观蒙娜丽莎特高板数字化示范车间
在蒙娜丽莎的数字中心,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两面大屏,能实时在线显示每条生产线、每个工序的生产状况,以及产量、质量、耗能、耗电、耗水等数据,为生产制造排产、能耗监控等提供有力支撑。据介绍,蒙娜丽莎的智能制造数字中心以数字设计、数字建造、数字运维为基础支撑,接入生产设备的整个控制系统,顺利将生产、管理、运输等环节串联起来。

图4 考察团参观蒙娜丽莎数字中心
走进蒙娜丽莎文艺复兴展馆,个性与艺术结合的展品令人叹为观止,这得益于蒙娜丽莎首创的“三美模式”。为了践行完美主义,蒙娜丽莎先后导入6S、精益管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并在2015年逐步内化出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即陶瓷与艺术、绿色、智能相融合。这一全新的质量管理模式保证了蒙娜丽莎瓷砖产品的高颜值、高质量、高效益的输出,与此同时,也为建筑陶瓷生产转型升级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图5 考察团参观蒙娜丽莎文艺复兴展馆

图6 蒙娜丽莎文艺复兴馆展品

图7 蒙娜丽莎文艺复兴馆展品

图8 考察团参观蒙娜丽莎文艺复兴展馆
交流讨论环节,蒙娜丽莎信息管理中心总监袁华明详细分享了蒙娜丽莎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他表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时要讲求效果、效率、效益,进行业务变革;此外,还要建立企业的文化体系,形成数字化思维。随后,考察团成员就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大数据应用、信息系统集成等与袁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表示此行的所见所闻令人印象深刻,收获颇丰。

图9 考察团在蒙娜丽莎交流讨论
第六站: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7月20日下午,e-works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标杆智能工厂考察团来到考察的第六站——伊之密五沙厂区(以下简称“伊之密”)。考察团一行探索伊之密五沙第三工厂、伊之密成型世界体验馆,直观感受到数字化实际应用场景,近距离见证了伊之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图1 考察团在伊之密合影
作为中国装备技术领域行业前列的企业,伊之密现已成立注塑机、压铸机、橡胶注射成型机、高速包装系统、机器人自动化集成系统等多个事业部,在装备制造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全球化经营下,伊之密的生产基地分布国内外,全球范围占地总面积近60万平方米,现拥有员工超3700名。
目前,伊之密正积极从传统制造向工业4.0制造模式转变,从标准化流程化工厂向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转型,本次考察的五沙第三工厂就是最新成果。工厂基于精益制造、工业4.0智能制造理念建设,一改传统的单机、批量化生产模式,仿照汽车行业全流水线的作业模式,生产中小型的高精度伺服节能注塑机。工厂建有FMS柔性制造系统、智能中心仓储系统、机器人自动喷涂系统等智能产线,配有智能装备以及现代化的工业软件技术,将数字化技术贯穿在订单、产品设计、配置、生产、物流、总装、交付等整个机器生产环节。据了解,以前繁琐的装配进度管理,现在只要控制上线、下线两个关键节点就行,中间生产环节由设备和系统保证,质量稳定可控。目前,伊之密五沙注塑机车间工厂设计生产节拍15分钟/台,单班设计产能达1000台/月,相较于传统生产方式,生产周期缩短33%,整体产量提升80%。

图2 考察团在参观伊之密数字化工厂
随后考察团参观了伊之密成型世界体验馆,了解到伊之密的发展历程、伊之密的前沿技术。在新能源产业链展厅,一台仿真汽车的模型让考察团成员惊叹不已。不平整的车体表面,展现出精彩连贯的故事画面,科技与艺术碰撞交织,让成员们零距离体验到伊之密的智造实力与数字化生产的强大魅力。

图3 考察团在参观伊之密成型世界体验馆

图4 考察团在伊之密座谈交流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4.0办公室总监赵有能围绕数字化工厂的背景、路径及效果三个方面与考察团进行深入交流与分享。伊之密五沙第三工厂建设是伊之密向智慧工厂、灯塔工厂迈进的一次探索。赵有能在总结中表示,未来,伊之密将坚持在战略主航道深耕,为中国制造业乃至全球制造业贡献力量,让中国制造更有价值。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