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述
光伏产业是指利用光伏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产业,而光伏组件是光伏系统的核心部件,由太阳能电池片、接线盒、框架等组成。光伏组件通过将太阳能光线转化为电能,成为了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光伏组件的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同时效率也在持续提升。光伏产业的发展对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应对气候变化及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线的优化对于光伏组件的生产有着极大的重要性。本案例基于某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的组件生产线,通过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为组件生产线产能提升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从而提升其产能及市场竞争力。为提升市场竞争力,晶科组件生产线需要提升产能。通过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为组件生产线产能提升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
本次仿真主要需求如下:
1) 大试线综合分析:通过对大试线仿真,给出设备利用率、大试线产量、节拍数据,定位瓶颈,找出可改善点。
2) 大试线产能优化: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产能提升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二、大试线概况及模型建立
1.产线概况
大试线主要生产光伏板,单个产品由若干个电池片、玻璃板、背板、铝框等物料组成;涉及多达 40 多种生产工艺共计 50 多种设备,产线一天 24 小时不停机、两班倒(8:00-20:00,20:00-第二天 8:00)、流水线生产。
2.工艺概况
大试线工序分为前道工序和后道工序,前道工序是指层压及层压前的工序,包括上玻、点烫、串焊、排版、叠焊、一道膜、二道膜、层压等。后道工序是层压后的工序,包括组框、固化、IV 测试、包装、分档等。
3.物流概况
调研了解到,大试线的物流情况较为简单,基本通过皮带传送线进行传输,多层时采用提升机进行上下层输送转运。由于产品的特殊性,为避免流转时发生撞板现象,在传送工位上流动时,两物料(玻璃板/光伏板)之间不能紧挨连续流动,必须等前一传送工位上的物料完全离开之后,后一物料才能启动向后流动,两物料不是同步移动。
4.仿真软件介绍
工厂仿真软件 FS 是国产自主研发的生产系统建模仿真软件,以离散事件仿真理论为基础,Java 为开发平台,实现了仿真建模、仿真引擎、 仿真动画、仿真分析、仿真优化等全部功能,可应用于复杂离散型生产系统的模拟运行和性能的定量分析优化。软件具备三大核心技术,即建模引擎、仿真引擎、分析引擎。
仿真软件 FS 提供各类型组件,采用拖拉拽方式快速组态以及应用脚本实现工厂内生产线设备的模型构建,软件支持根据 CAD 图快速生成产线仿真模型。也可基于仿真软件搭建产线 3D 模型,利用 IoT 技术及 AI 技术实现物理生产线设备和虚拟数字生产线的实时交互,将产线情况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创新点及推广应用价值
1.创新点
模型可靠,贴切实际,优化效果良好
2.推广应用价值
本项目针对产线通过仿真建模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生产风险,有助于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本项目提出的建模方法与优化建议同样可适用于同类的生产线中,对于其他种类的生产线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