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中,机械领域的尖端技术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为了拓宽视野、深入了解先进的外国机械技术和理念,我有幸赴日进行认知实习。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探索了前沿科技,更让我深刻理解了他国先进的工业体系。九天的行程虽短,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也不长,我却收获颇丰。
京都大学:“匠人精神”与自由的学术氛围
京都,是一座在二战中机缘巧合之下从未经历炮火的城市,这使它宛如一座历史与文化的宝库——寺庙神殿多达万所,百年老店传承不止。在这样的环境中,日本举世闻名的“匠人精神”得以彰显,这里无疑是我们学习了解这种精神的最佳之选。
清晨踏入京都大学的那一刻,我便深深感受到了其自由的学风:开放式的校园为所有求知若渴的人开放。京大的“宪法”便是自由的学风,这也是该校师生不断探索求知的动力源泉。同时京都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每届本科生只招收3000余人,这一举措体现了学校对卓越人才的要求。
自由的学风,传承的“匠人精神”让京大怪才频出。令人瞩目的是,京都大学走出了十一位诺奖得主,这一辉煌成就彰显了其雄厚的学术底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每年诺奖得主公布前,都会有许多记者特意来到学校等待第一时间采访新的诺奖得主,这是社会对京都大学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在这里,我有幸聆听了京大教授的讲座。最令我震撼的是京大教授或者学生可能会为了一项并不会获得任何奖项的研究,默默坚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他们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与国内较功利化的氛围对比鲜明,让我深受触动。这种“匠人精神”是对技艺和知识的极致追求,不图名利,只为坚守心中那份对真理的追求。
京瓷:稻盛和夫应用于企业的哲理
京瓷,作为一家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其成功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持续的创新精神。
我们首要学习的便是京瓷创建者稻盛和夫成功的秘密。讲座中提到的“阿米巴经营”是稻盛和夫先生独创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把公司组织划分为多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阿米巴单元。这种经营模式充分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像经营者一样思考和行动,从而提高了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展厅中还展示着稻盛和夫的诸多哲理名言,这些话语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号,而是深深融入到了京瓷的企业文化之中,成为了员工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这些哲理名言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正是京瓷能够取得成功的内在原因之一。
而展厅中的高精陶瓷展示,让我在学校所学的《工程材料学》高分子陶瓷材料的知识在脑海中迅速活跃起来,那些曾对我而言模棱两可的理论概念,如今都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在眼前,变得生动而具体。
通过对京瓷的考察,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更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
欧姆龙太阳工厂: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
欧姆龙太阳工厂,因其为残疾人提供平等就业机会而被称为“有轮椅的工厂”。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日本主流的企业氛围,那就是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
工厂专为三类残疾人——身体残缺、智力残缺、心理残缺的人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将一个正常人的工作拆分给多个残疾人而且效率相同,让这些残疾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工厂会有专业的课题小组深入产线调查,及时发现问题痛点,第一时间投入研发,改善残障人士的工作条件。这种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和包容,体现了欧姆龙株式会社所秉持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次参观让我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优秀的企业不只是要追求利润,更应该积极回馈社会,提供更多的员工福利,实现双赢,营造和谐向上的企业氛围。
山崎马扎克机床博物馆:见证机床发展历程
踏入山崎马扎克机床博物馆的那一刻,我仿佛走进了机床发展的时光长廊。
从最初手动机床,到如今的智能数控五轴加工中心,一台台展品见证了人类智慧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一次机床的变革,是一个时代工匠们智慧的展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床的技术不断革新,从手动操作逐步发展到自动化控制,再到如今的智能化加工,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推动了制造业的巨大进步。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里学习的机械知识在现实中的具体运用。在智能数控五轴加工中心的展示区域,熟悉的操作界面让我回想起了去年金工实习的日子。
最让我震撼的是工厂里的全自动车间,只需要3-5人就能实现高效运转。巨大的车间内,机器设备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自动化的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山崎马扎克机床博物馆的参观,不仅让我对机床的发展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更让我对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大福株式会社:感受物流运输的魅力
大福株式会社,一家在全球物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企业。我被展厅中的景象所震撼,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完美结合,从未了解过的物流科技展现出了强大的魅力。
在物流设备展厅内,智能推车穿梭于货架之间,动作迅捷有序,高效完成货物运输与仓储作业,整箱货物被精准堆叠得如同积木般整齐。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大福公司的“天车”在无尘晶圆搬运中占据主导地位。员工现场演示和讲解,让我深刻认识到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技术在物流行业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从仓储、存储、分拣到发货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支撑。这些尖端技术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更显著增强了服务品质与可靠性。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机械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物流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对机械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名古屋大学:中部地区的学术重镇
名古屋大学在隔震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让我大开眼界。
我们看到了他们演示地震波模拟的过程。经了解,THK的导轨丝杠技术在模拟地震波和隔震系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先进的导轨丝杠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物的传递和影响,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对名古屋大学隔震系统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机械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地震是日本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而隔震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为减轻地震灾害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菱电机名古屋制作所:e-f@ctory的生产理念
在三菱电机名古屋制作所。我接触到了他们先进的e-f@ctory生产理念,这一理念将IT与OT相结合,旨在打造一个高效、智能的生产环境。
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e-f@ctory的核心概念和运作模式。通过将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深度融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虽然在实际应用中,e-f@ctory的生产理念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地方,例如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实施成本较大等,但它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三菱电机的电机以及控制器产品的产线参观也让我受益匪浅。在展示区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齿轮上的视觉系统,这些视觉系统能够精确地识别目标物体,即使齿轮转速达到4500r/min,依然能够确保正常啮合,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是我第一次见到。
富士通电子回收厂:践行环保理念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废弃物的处理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富士通电子回收厂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该厂主要负责回收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这四类电器。除了高效的回收处理技术,富士通电子回收厂在能源利用方面也表现出色。他们通过安装太阳能板,为厂房提供了30%的用电,剩下的部分则使用“绿电”,即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完全实现了碳中和。
这次参观,我深刻认识到日本在环保方面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将环保理念切实贯彻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东京工业展:聚焦专业前沿技术
本次行程在东京工业展落幕,这是一次汇聚了全球先进工业技术和创新成果的盛会,也是我此次实习收获最大的一天。
会场内展位众多,展示着机械领域各个方向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我首先了解学习的是First Loop Technologies株式会社的展位,在这里,我使用翻译软件沟通,询问了与该公司的AI识别软件有关的问题。随后,我特意前往7号场馆的测量、检查、传感器区,这里是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方向前沿技术的集中展示地。在这个区域,我看到了许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识别系统,例如AI像质检查系统,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三维测量系统等。
在学习国外测控方向先进技术的同时,我也留意了国内相关企业的参展情况。在这里,我遇到了海康威视旗下的分公司——海康微影。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我了解到国内在识别检测系统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摄像头等安防设备都由海康威视研究生产,而海康微影则主要开发热成像仪、声波检测仪等应用于工业检测的设备。
参观这些展位后,我通过网络搜索国内视觉系统与检测相关行业的具体情况。结果发现,虽然我国在一些中低端技术和产品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但在尖端技术上仍存在很大的壁垒,这让我认清了自己奋斗的方向。
对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工程与社会的共生关系
通过本次日本认知实习,我对工程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工程技术的发展源于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从京都大学的“匠人精神”到京瓷、三菱电机等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创新,工程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支持。反过来,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工程技术的创新开拓。
我认识到,作为华科机械学院的一名学生,未来机械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在学校内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在未来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做到以人为本。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日本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贯彻落实,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可持续发展”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政策,科技创新,民众配合等。
踏上日本国土的第一站是大阪世博会,在会展里,我体验了第一次在日本丢垃圾,详细的垃圾分类让我耳目一新。而日本馆主要聚焦的便是日本这些年环保技术的发展,藻类发光产能等技术,让我看到环保在科技创新中的落实。富士通电子回收厂的运营模式更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动体现,在实现碳中和的同时配合政府进行废旧电器的回收处理。
一件件关于环保的日常小事中,我感受到了我国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层面较日本仍有差距,在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下,我们机械行业应探索创新,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