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2020年度中国制造业优秀CIO”参评材料。本次将评选出在企业成功规划和实施智能制造项目,带领各方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制造业企业的优秀CIO。
一、企业简介
作为龙头和花洒专家的汉斯格雅是一家传统型公司。企业创办人汉斯·格雅于1901年从德国黑森林希尔塔赫的金属制品厂起家。企业总部的创意中心仍在那里。如今,由“Clever Hans”创立的汉斯格雅品牌已在全球享有盛誉,产品在全球广泛使用且倍受青睐,其中作为主打产品的花洒和龙头占据行业内前三地位。汉斯格雅在全球设有34家公司和21个销售处,是卫浴行业中少有的全球型企业之一。目前,汉斯格雅雇佣了大约5000人,并向140多个国家提供产品,2019年全球销售额为11亿欧元。
此外,在汉斯格雅集团旗下有两个品牌分别为汉斯格雅和雅生,主要产品为花洒、龙头、水槽、马桶、净水设备等。
汉斯格雅全球设有4个工厂,其中在上海松江建立了工厂,其产品同时满足和覆盖国内销售以及海外出口。

图1 汉斯格雅卫浴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二、CIO个人简介
陶振华,16年IT从业经验,在甲方乙方均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近8年来担任大型跨国公司中国区/北亚区数字化转型和IT的负责人以及管理层成员。在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有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的经验,熟悉和擅长结合主流的数字化技术(智能制造、新零售、商务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来推动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和落地。现任汉斯格雅中国CIO,负责中国区所有业务部门,包括研发、制造、供应链、采购、人事、销售、营销、财务等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以及IT基础设施的搭建。

图2 汉斯格雅卫浴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CIO 陶振华
三、个人信息化从业经历及主要业绩
2012年加入沃尔沃集团担任中国区IT负责人,主导和参与了多个IT项目,包括合资公司SAP从0-1实施、仓库WMS系统升级改造、全球售后供应链重组等项目。
2019年加入汉斯格雅担任中国区CIO,重构了原有的IT团队,从零搭建了中国区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同时积极配合总部和中国区的团队来推动数字化转型来为中国区的核心战略目标,China 300(3亿欧元销售目标)赋能。
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和管理层确认了数字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数字化转型路线方针,成功地推动了多个数字化项目的落地,包括和微盟合作的新零售方案,和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合作推进财务电商开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升级工厂ERP等,获得了中国区管理层以及总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四、近2年在企业主要推进的信息化或智能制造相关项目
汉斯格雅松江工厂的ERP和MES整体上是照搬了德国总部的架构,这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但是在本地化和差异化需求满足方面就显得及其力不从心了。
其中典型例子是设备维修,目前所有可以联网的设备的报警、预警、巡检等信息都会直接和MES相连,但是在松江工厂有大约300台非联网的设备,所有这些设备的信息以及每年上万次的维修以及巡检记录都是由机修人员人工记录在纸上或者excel中,这样一来会造成大量错误的数据以及数据丢失,二来根本没办法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来进行分析,甚至提供预警。
基于以上原因,同时为了符合本地化需求,从2020年开始在阿里钉钉平台上开始推进慧制造ERP项目,其中的设备维修模块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所有300+非联网的设备都维护在系统中,每台设备贴有唯一码标签;
●支持手机扫码获取设备信息,并且可以在手机端直接登记相关设备的维修信息;
●设定设备设置特定巡检时间,所有需要巡检人员提前一周会收到巡检提醒;
●所有的数据会自动汇总到BI系统中,并且针对不同车间的特定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维修次数设定一个阈值,超过一定数量之后,系统会自动给特定人员进行报警。

图3 手机扫码获取设备信息
零配件出入库模块
在松江工厂有2000+种零配件,由于并没有在ERP中实施零配件采购模块,之前所有这些零配件的出入库的数据均由内部人员人工维护在一台离线的PC机中的excel中,而库存盘点只会在每年年底进行一次,每次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并且由于配件出入库的登记都要依靠相关人员自觉性,每年库存盘点下来会造成数十万的损失。
为此,实施了基于钉钉的零配件出入库模块,该模块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所有2000+零配件都维护在系统中,贴有唯一码标签;
●所有零配件的出入库都支持扫码登记,出入库需要有专员在系统中进行审批;
●钉钉实施显示最新库存,以及所有出入库记录;
●无需年底的库存盘点。

图4 手机扫码获取零配件出入库信息
非生产型物料询价
松江工厂所有的物料的采购都需要通过ERP,但是和生产型物料的价格在几年内相对固定不同,非生产型物料的每次的采购都需要经过多方比价。之前是通过一个总部统一部署的网页平台,采购员需要把询价单分别发给全国100+的供应商,由于网站部署在德国,访问速度极慢,同时在本地化上(例如不支持手机操作)做得非常差。
为此,实施了基于钉钉的非生产型物料的询价,这个模块可以做到所有的询价、比价以及定价的流程在PC以及钉钉上完成
以上ERP的实施总共经历了4个月,得到了多个部门(采购、机修、制造、质检等)的支持,总体实施效果喜人,大大节约了人力,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效率。
五、个人在智能制造工作中的体会或观点
IT和OT的融合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IT和OT(运营技术)这两者几乎都是独立运营的。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技术和方案的推进,大数据的盛行以及5G时代的到来,这两者的融合会不断加速。
这种融合会为工业物联网(IIoT)技术和边缘计算设备打开了大门,推动了大数据爆炸,并帮助将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AI)等其它技术带到了最前沿。
大数据和AI驱动的智能制造
随着越来越多关于IT+OT数据的整合,例如设备运营状况、人员行动轨迹、库存变动、财务状况等,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会在智能制造中起到更加核心的作用。
通过对于这些数据的分析来提供预警(设备故障)以及库存备货推荐等。
通过整合OT产生的广泛的数据和IT应用程序已消耗的数据,并在每个应用程序的范围内对其进行情景化,制造企业可以获得用来构建数字孪生模型的原始数据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